江湖变了?巩晓彬专注山东篮坛,朱荣振也甘心野球场
发布时间: 2025-10-07
江湖变了?巩晓彬运筹帷幄,朱荣振野球寻道
夏日的山东烈日炎炎,野球场上一个熟悉的身影高高跃起,将篮球狠狠砸进篮筐——那是朱荣振,曾经CBA总冠军辽宁队的内线希望,如今却在省级民间联赛的赛场上奔跑。与此同时,在山东篮球联赛的场边,另一个熟悉的身影正从容指挥着比赛流程——巩晓彬,昔日的“逍遥王”,如今的身份已是山东篮协主席。
这一幕不禁让人恍惚:江湖,真的变了。
逍遥王的转身:从主帅到掌舵人
巩晓彬的篮球人生堪称传奇。球员时代,他是中国男篮“黄金一代”的代表人物,潇洒球风被誉为“逍遥王”;执教时期,他带领山东男篮历史性杀入CBA总决赛,成为山东篮球的旗帜。然而自2021年离开山东男篮帅位后,这位篮球天才似乎就此远离了CBA的教练席。
“我不是离开篮球,只是换了个战场。”巩晓彬在接受采访时淡然一笑。如今他的名片上印着“山东省篮球运动协会会长”的头衔,手中操办的是已经举办了三届的山东篮球联赛。
有业内人士分析,巩晓彬的转型实则高明。CBA主帅职位压力巨大,成绩稍有波动便可能下课。而作为篮协负责人,他能够从更高层面推动山东篮球发展,影响力反而更加深远。“巩晓彬不是在远离篮球,而是在构建自己的篮球版图。”一位圈内人士如此评价。
三届山东篮球联赛的成功举办,让民间篮球在齐鲁大地焕发新生。从前只能在电视上看CBA的篮球少年,如今有了在家门口展示才华的舞台。这种改变,或许比带领一支CBA球队取得好成绩更有意义。
冠军中锋的野球路:是坠落还是重生?
另一边,朱荣振的选择更让人唏嘘。2米18的身高,24岁的黄金年龄,CBA总冠军成员,这些光环与“野球场”三个字似乎格格不入。
社交媒体上,一段朱荣振在山东某县级市篮球赛上的视频引发热议。视频中他轻松拿下两双,评论区却充斥着“沦落”、“可惜”的字眼。
但真相果真如此吗?
知情人透露,朱荣振打野球并非“沦落”,而是一种主动选择。“现在打野球收入不低,特别是像朱荣振这种级别的球员,一场比赛出场费可能达到五位数,一个夏天下来收入可能超过CBA底薪。”
更重要的是自由。在CBA,球员需要严格遵守球队管理制度,训练、比赛、饮食都被严格约束。而在野球场上,朱荣振可以自主安排时间和比赛,享受篮球最本真的快乐。
“不是每个球员都必须在CBA这条路上走到黑。”一位篮球经纪人坦言,“朱荣振的选择或许开启了一种新的职业模式:在野球场保持状态和收入,同时等待合适的机会。”
CBA江湖之变:单一成功学的瓦解
巩晓彬和朱荣振的选择,折射出中国篮球生态的深刻变革。
过去的CBA仿佛一座独木桥,所有球员和教练都必须挤在这条路上前行。成功只有一种定义:在CBA站稳脚跟,进入国家队,拿顶薪合同。
但如今,篮球江湖正在变得多元。
一方面,民间赛事蓬勃发展,各省篮球联赛、企业赛事、民间锦标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这些赛事虽然竞技水平不如CBA,但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灵活的职业路径。
另一方面,社交媒体和篮球培训也为篮球人提供了新出路。许多前职业球员转型做教练、做自媒体、开办训练营,收入甚至超过职业时期。
“中国篮球的生态系统正在丰富化。”体育产业专家张庆表示,“这实际上是一种健康的发展。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或者说必须留在CBA这个金字塔尖。多元化的出路会让更多人敢于选择篮球道路,最终扩大篮球人口基数。”
等待与希望:篮球人生的不同答案
巩晓彬真的远离执教了吗?未必。有消息称,已有CBA球队与他接触,但他仍在等待最合适的机会。“执教不是问题,问题是什么时候、什么球队。”接近巩晓彬的人士透露,“他现在做的事情实际上是在积累更大的资源和人脉。”
朱荣振就甘心永远打野球吗?也不尽然。据了解,仍有CBA球队对他保持关注,特别是需要内线高度的球队。“我才24岁,职业生涯还很长。”朱荣振在一次采访中表示,“现在打野球是为了保持状态和比赛感觉,CBA的大门从来没有关闭。”
或许,我们应该摒弃非此即彼的思维。篮球江湖不是非黑即白,CBA也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。
巩晓彬在篮协主席位置上的运筹帷幄,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“执教”?朱荣振在野球场上的奔跑跳跃,何尝不是对篮球热爱的另一种诠释?
江湖没变,只是更加丰富多彩了。
在这个新江湖里,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篮球人生。无论是运筹帷幄的巩晓彬,还是野球寻道的朱荣振,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与篮球的缘分。
而这,或许才是中国篮球最需要的改变。